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加强基层审计机关业务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

发布时间:2019-09-29

 

  一、基层审计机关业务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1)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存在不足。一是计划制定缺少科学性。基层审计机关在项目计划制定前缺少调研和科学分析,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时,往往与自身实际结合不紧密,同时缺少与发展规划相配套的工作计划,以保证规划落实。二是缺少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管理。制定完项目计划后,缺少对计划执行的监督管理,项目计划是否执行完成、何时完成,缺少调度和统筹安排。三是缺少制定项目计划预期目标。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不够细致,而每个项目计划审计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要审计到什么程度、何时完成等,没有具体的部门来管理。
  
  (2)审计业务实施过程存在不足。一是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执行存在不足。审计实施方案是指引整个审计项目开展实施的 作战计划 ,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实施方案普遍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二是部分审计证据对问题的支撑力不足。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收集的用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材料,从审计质量检查的情况看,基层审计机关的很多问题缺少相应证据支撑。三是审计文书质量不高。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审计移送处理书等文书存在表述不清楚,套用法律、法规、规章不正确,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不恰当等问题。
  
  (3)审计执法法制建设存在不足。县区审计机关在审计程序、审计方案执行、审计证据的取得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作为审计执法的把关部门,有的县区没有设立专职机构,甚至有的县区没有专职审理人员,还有的县区审理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来说,审计项目审理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缺乏经验,审理机构不健全、独立性不强,审理人员力量不足、能力存在差距,审理程序设置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全部解决,导致审理制度 对审计实施全过程实施控制 的目标仍然存在执行不足。
  
  (4)审计结果整改执行存在不足。审计机关监督社会经济的运行和财经法规的执行。可是,对审计决定的落实,审计部门没有直接的、有效的监督手段,执法缺乏制约性和强制力,也就谈不上威慑力。而《审计法》规定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但由于要服务于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导致基层审计机关的问题的上报陷入两难境地,影响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有些问题虽然违反有关政策,但是考虑到是在当时环境下为了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大局,有些问题就没有强制整改,从而导致了问题屡查屡犯。
  
  (5)审计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一是屡查屡犯现象仍然存在。审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审计揭示问题,促进整改,但是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揭示的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改,这些影响着审计作用发挥。二是审计人员对审计成果转化意识不强。审计人员不能对审计成果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整合,存在 一审了之 的现象,能够发挥宏观性、建设性、预防性效应的审计成果不多;三是审计服务决策能力不足。基层审计机关每年审计大量的项目,查处问题很多,但是真正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被审计单位、党委政府采纳,以促进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完善的并不多。
  
  二、加强基层审计机关业务能力的建议
  
  (1)计划制定执行 一盘棋 .一是市县项目计划制定一盘棋。市、县审计机关项目计划制定要统筹兼顾,力争做到全市一盘棋,全市审计队伍 劲往一处使 ,实现审计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二是探索市县项目计划管理一盘棋。加强全市审计项目计划纵向管理,增加基层项目计划的可控性,避免因项目多、时间紧,造成审计质量低下,审计风险大的问题。三是计划项目实施上实现 一盘棋 .县、区审计机关应充分依靠上级审计机关的力量,通过上级审计机关的纵向统领和对横向审计机关力量的整合,采取 大兵团作战 、扁平化管理的组织模式,确保审计应有的力度和深度。
  
  (2)技术手段上用好 大数据 .一是建立数据中心管理模式。在职权范围内,定期采集获取有关部门单位的各类电子数据,建立相应的审计数据库,实现审计线索分析的智能化、自动化。二是整合搭建数据平台。通过多元的审计视角,逐步将一定范围和层次的数据网络关联,建立跨行业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三是拓展数据分析方式。在数据关联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对比、分析,筛选出重点数据,生成审计疑点,确定核查重点,实现精确定位重点审计。
  
  (3)组织方式上力争 双结合 .一是财政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双轮驱动。以 事 的成效为主线,推行以 宏观决策 项目活动 预算 资金 管理 效果 问责 为链条的财政审计方法体系,以人 的履职为主线,推行以 公共责任履行 决策执行 反馈 效果 问责 为链条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体系,建立 人 与 事 的衔接机制。二是政策跟踪与重点项目审计双向推进。跟踪审计,主要针对政策执行情况,通过持续性或过程性的跟踪审计,实时、动态、同步监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调整建议,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区域审计与统一编组审计双轨运行。在项目审计以行政建制为管理单位的基础上,构建审计项目运行新模式,打破行政建制界限,以上级审计机关为主、县区审计机关为辅,从更高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更好的发挥审计 免疫系统 功能和建设性的作用。
  
  (4)法制审理上做到 多交流 .一是加强审理培训。
  
  树立市、县审理 一盘棋 思想,通过抽调各县区优秀审计干部到市局法规科挂职学习等方式,以干代训,为县、区审计机关培养审理人员。二是规范审理程序。统一市、县审理程序,出台市、县法制审理配套制度,成立市、县审计项目审理小组,规定对重大审计项目统一由审理小组审计,使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三是加强市、县联动。对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集中点评,针对各县市区审计机关审计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由市局组织集中点评,促使审计项目达到执法规范性、和审计结论法规引用准确性和标准统一性。
  
  (5)整改成果上做到 百分百 .一是加大问题整改刚性落实力度。对于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就要求被审计单位整改,并在报告中反映整改情况;对于限期整改的事项,要随时关注整改效果,必要时采取审计回访、实地检查、后续审计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实。二是建立审计结论落实工作机制。通过审计整改问责制,按照分级负责、责权对等原则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并把整改落实情况纳入考核机制,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职务任免、奖惩的依据之一。
  
  三是深化审计成果利用,发挥审计功效。建立与公安、检察、纪检机关的长效合作机制,确保审计案件线索得到及时查处,并借助领导批示、人大质询、督查等外力强化审计整改。四是建立双报告制度。审计项目在撰写常规报告的同时,应综合分析审计情况,对同类项目或某一时间段项目的审计进行横向和纵向多角度的整合、分析和提炼,形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或分析报告。

 

TAG标签: 业务管理     审计     机关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