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意义上的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若干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产生的这种耦合状态,呈现出高水平、开放而又稳定的状态,而维系新的聚合体系联动平衡的动力机制和结构模式,可以合并称之为耦合机制。文化产业和科技属于不同的概念和范畴,也分别属于不同的体系。但是由于经济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地调谐,使两者之间越来越产生更多的时空交集,甚至每发生一次交集,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符合社会总体向前发展的目标要求。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科技发展已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高度融合,文化消费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甚至影响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借助科技的便利和迅捷,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具有优势竞争力的产业类型。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本质就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人类文化生产组织方式的集成创新。”
并且由于各种资源环境越来越稀缺珍贵,如何聚合各种资源优势,运用创新思维,建构耦合机制,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到最优化和最佳状态,而文化产业恰恰由于它的智能性和低耗能,以及广泛的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各国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思维模式。
这种创新思维和耦合机制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优胜劣汰的自由竞争,会自动产生精细化多样式的耦合模式,但在不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必须有宏观的调控才能参与推动精细化多样式耦合态势的形成,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始终保持平衡协调状态。因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的着力点,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其次表现在产业链的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培育上,产业链的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培育又决定于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关键着力点,并协同维系新耦合体系的动态平衡。体制机制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真正的制度耦合,而制度的深层耦合又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是通过市场配置实现产业要素系统优化和生产要素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产业体系的耦合。而人力资源的培育和配置是实现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供给要素,特别是发展文化产业,更需要有知识、能力和技术等全方位综合型高端人力资源的耦合,才能适应文化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需求。下面从制度耦合、产业链耦合和人力资源耦合三个方面,谈谈如何优化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机制。
一、制度耦合与机制优化
本文所指的制度是指文化产业政策和相关科技政策,本文所指的制度耦合也就是文化产业政策和相关科技政策的耦合。制度耦合要求两者之间或各自相互之间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状态,互相促进、相互支持、互相印证和相互说明,紧紧围绕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的目标要求,使相关政策不仅在体系上达成协调一致,在实践操作层面也要达到无缝链接。
体系上的协调一致要求相关政策具有体系性、连贯性和互补性。政策的体系性是指政策的配套性强,便于实施过程中形成合力。政策的连贯性是指它的连续性和渗透性,由于它的连续性和渗透性较强,就能发挥较为深广的影响力。政策的互补性是指若干政策之间的衔接性较强,相互之间形成较强的支撑力。要在实践操作层面形成制度耦合,便要求相关政策在微观层面保持协调和谐,使政策条款具体明确,既不含糊,也不笼统。既不矛盾,也不冲突。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都较强。由于体系上的协调一致和操作层面上的无缝链接,所以增强了政策体系的综合应力,构成了权威和实效,由此形成制度耦合。
制度的耦合决定机制的定向调控,由于制度的前瞻性和体系的一致性,会对产业发展和运作过程进行规整和制约,使产业发展总体符合定向规划的预期。但在产业发展和运作过程中,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市场的导向将冲破定向规划的预期,使产业发展各要素出现各种不协调不平衡的状态。而在定向规划的预期不能随意更改的前提下,只有对产业发展各要素包括各生产要素进行定向调控,才能保证这种预期的实现。而产业发展要素定向调控是宏观调控的一种,其调控功能实现的重要前提就是制度的耦合。制度耦合对规避市场风险,保证经济发展规划预期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它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高,再加上市场的自由选择和自由竞争度都非常高,使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的调控比一般产业更难,所以对于它的制度耦合要求更细致更周到,使产业发展各要素的配置服从市场总体要求,使各要素的链接和交换达到无障碍状态,实现区域范围的自由调控和区际之间的相机调控。
二、产业耦合与机制优化
产业耦合是指产业体系的合理构架以及由此产生的和谐平衡状态。产业体系内部的和谐平衡状态主要是通过产业链的建构来达成的,产业链是产业耦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相比,其产业链条延伸得会更深远,因此它的耦合表达会更宽泛和自由,同时也更复杂和系统。除了文化产业主体在发挥主导作用之外,区域社会整体创新环境对它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整体创新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其相互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共同构成区域社会整体创新环境。其中,区域文化氛围是最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因素,是文化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而优良文化氛围的形成既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密切相关,又和社会整体开放程度戚戚相关,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的改革开放,还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领域的传承创新。文化产业链相对于其它产业链的独特之外,便是它的上沿对文化内涵的挖潜和提升,也就是它的内容生产链的建构。内容生产链属于文化产业链的一部分,是整个文化产业链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内容生产链的目的是如何增强内容的质量,提升内容的价值,为后续文化产品的出炉灌注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内容生产链建构完成以后,才进入由精神产品转变成物质形态的阶段,要增强内容的表达度和表现力,就必须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内容的表达更完善更快捷也更具体。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内容表达与市场接受之间某种程度的断层,以及由此产生内容生产的阻滞和科技渗透的障碍,反向阻碍制度耦合的形成。市场往往对内容表达有较广的包容度,同时具备较强的甄别力,内容的生产如何适应市场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规避市场低位欲求,同时引导高位诉求,不仅是内容表达和传播自身的要求,也是市场发展的要求,它不仅主导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对相关政策体系也有很强的倒逼作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政策能否形成制度耦合,除了上游内容生产链的质量和水平外,中游产品的质量控制,科技研发的高端参透,做实做强主打产品,形成品牌优势,做好产品的推介和宣传外,还要重视下游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使文化产业链的建设,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无论是在时间纵轴,还是在空间横轴,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力。江西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制度层面的耦合,关键还是要发展作品原创,千方百计提高作品的质量和水平,从产业的源头抓机制优化和改革,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提炼提升文化精神,培育特色,形成品牌。加大奖励鼓励力度,实施文化创新工程,形成万众创新的氛围。
三、人力资源耦合与机制优化
人力资源耦合是建立在制度耦合和产业耦合基础之上,同时又具备自身特点的一种人才集聚形式。人力资源的耦合比制度耦合和产业耦合更具有自发性、流动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人力资源耦合的自发性是由其价值自我实现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其自我价值实现只有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对接,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人力资源耦合的流动性是由资源自身的可选择性决定的,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人力资源总是不断地选择耦合对象,来达到这一根本目的。人力资源耦合的竞争性,除了价值实现的目的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由其智能和技术要求所决定的。特别是文化产业类型,它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比一般产业的要求更高端更全面,它不仅需要科技原创型人才、产业领军型人才、高端管理型人才、高级技术人才,还需要文化艺术及审美方面的人才,以及文化创意方面的专家,所以它的竞争性特别强。人力资源耦合的开放性,是指接纳各类人力资源的包容性和自由度。特别是文化创意型产业,对人才的包容和接纳,无论是智能、思想,还是在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方面,都要有非凡的开放胸襟和不断超越和创新的胆识与气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其平台建设尤其重要,特别是文化创意型人才的集聚和发展,更要重视其生长和发展的土壤培育,建构全民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
而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建设,是其最重要的生长土壤。如何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知识产权体系,鼓励知识创新,真正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对知识产权本身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建构一种对劳动价值特别是创新性劳动价值,进行有效保护的机制与体制,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并构筑和谐社会生产关系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对文化产业来说,由于对内容产品生产的内容指向,使它的产品不仅具有消费的价值,更具有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因为“文化成为产业 ,意味着有关作者 、再生产 、接受等各个环节的传统解释也发生了变化 .但文化商品毕竟不是物质商品 ,因此 ,它仍然保持着审美生产的特殊性 ,具体地说 ,它所生产的不是物质性消费品 ,而是生产社会关系、沟通关系的文化商品 .”
落实各种鼓励创新的政策,加大鼓励创新的力度。除了加大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鼓励和援助外,更要增加对各种中小型文化产业,特别是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的帮助和补贴,让它们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万众创业的环境氛围,真正释放千百万创业者的原创活力,科技创新才能真正释放自己的能量和威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使文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真正实现自由的耦合。
【参考文献】
[1]李炎,胡洪斌。 集成创新: 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本质[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6: 108
[2]单世联。 作为文明转型标志的文化/创意产业[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1: 28
TAG标签:
文化
新的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