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形势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对电力行业的全面深层次改革.对于国有发电企业,尤其是对于以火电为主的集团式大型企业而言,不仅面临能源结构性调整的巨大压力,而且还要应对市场化转型这一紧迫任务.
关键词:电力市场改革 发展 企业转型
1 广东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形势
目前广东电力市场以年度双边协商交易为主,月度集中竟争交易为辅.2013-2016 年,市场直接交易规模达 821亿千瓦时,发电侧累计让利超过 17.9 亿元、截止 2017 年 6 月,广东省内市场主体已达 3896 家,其中发电企业 60 家、售电企业 322 家、电力大用户 T43 家、园区用户 2771 家,预计 2017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0 亿千瓦时,约占广东全社会用电量的 20%、市场化煤机电量的45%,下半年还将逐步开放西电进入广东市场.
2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面临的挑战
2.1 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
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成本降低,越来越多份额的"绿色电能"将取代传统的一次能源发电.以火电为主的发电企业集团,由于"抢滩登陆"历史的原因,在能源结构上突显单一,所以面临存量电源结构调整、增量新能源拓展的压力巨大.
2.2 电力营销模式彻底改变
电量"计划分配"方式巳彻底打破,电力销售直接面对终端用户和售电公司;随着市场交易规模加速扩大,传统"跑计划"的销售模式需要向"树品牌、定策略、跑市场、跑用户"的系统化营销转变.
2.3 经营效益明显降低
新电改将逐步取消上网电量和电价的政府保护机制,企业效益转由市场供需状态和自身竟争策略决定,不同类型发电企业经营差距将明显拉大.在电力供大于求的新常态下,开放市场竞争必将导致电价大幅降低;而国家煤炭行业去产能和限制进口的措施,虽然缓解了煤炭企业亏损和新能源发展巨额补贴缺口的问题,却提高了煤炭市场价格,严重挤压了煤电行业的盈利空间.
2.4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竞争日益激烈
一方面包括市场化的售电公司、配售一体化公司会成为新的售电主体;另一方面,包括微网运营商、分布式发电商以及储能设备运营商也可能成为新兴的竞争主体,竞争日益激烈.
3 国有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改革中发展转型
3.1 自身定位的转变:从单一发电商向综合能源提供商转变
综合能源服务的基本业务模式可从供能侧和用能侧出发,通过能源输送网络、信息物理系统、综合能源管理平台以及信息和增值服务,实现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交换与互动.进一步梳理综合能源业务模式后构建的综合能源服务的理想盈利模式中,除了产业链和业务链的构建之外,其盈利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潜在的收益来源,包括土地增值和能源采购,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园区;二是核心服务,包括能源服务和套餐设计,能源服务方面;三是基础服务,即能源生产,包括发电和虚拟电厂,发电方面主要体现在清洁能源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四是增值服务,包括工程服务和资产服务,工程服务方面主要体现在实施平台化和运营本地化.
3.2 经营思路的转变
在观念上,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服务对象由单一电网向众多客户转变;在经营上,售电业务放开将为企业提供一个全新的竞争领域,电力销售将成为发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效益上,市场交易电量逐年加大,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营销方式上,由"电话式坐销"转变为"上门式推销",由"多种类式营销"转变为"综合性营销".
3.3 营销体系的升级
面对即将到来的发电权交易、日前竞价交易、实时曲线竞价交易等新型交易形式,需要重新研究评估新型交易下的工作模式,增设及培育与之相符的专业营销人员;建立配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的专用竞价场所、系统;优化升级营销体系,在符合"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的基础上,建立快速决策机制,简化授权审批流程.
3.4 进入"绿证"市场
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在力推绿证市场(截至 2017.7.14 交易量合计:1460个,风电绿证价格 135-310 元 / 个,光伏绿证价格 600-800 元 / 个),而在此之前,我们应该积极充分地了解相关政策,并做好市场调研,从更高的层面,从兄弟单位收资取经,做好充足的准备,积极应对绿证市场的到来,不打无准备之战.
3.5 实时发电成本计算模型的建立
在实时曲线竞价模式下,全天 24 小时将被分成 96 个时间点,即须每 15 分钟进行一次报价.实时的入炉煤价、综合供电煤耗、单位边际贡献值的分析计算将成为交易过程中的重要报价依据.该模型的建立大部分将在厂级 AGC 项目基础上实现,而在其建立之前,我们应通过各典型工况下的试验,测算出对应的实时发电成本,力争做到相对值的准确.
3.6 品牌营销:注重打造营销品牌,并通过品牌获得营销效应
全面提升企业形象,企业的宣传,是对外营销的敲门砖;企业的形象,是商业谈判的先决因素.有力、有效、有针对性的企业宣传,使公众无障碍的了解到公司的经营业绩、发电能力、环保建设、社会责任等,是建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公司应全面提升对外的宣传力度、广度,企业宣传语的制定、企业 VI 的设计、官方外网的建立、宣传手册的编印、移动平台公众号的开设都应成为重点手段.同时,还应借助政府之力、大用户之力进行辐射式、交互式宣传.
参考文献:
[1]吴明波 . 电力集体企业规范管理探讨[J]. 通讯世界,2017(12).
[2]王信茂 . 电力改革要解决影响电力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J]. 中国电力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