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淮河阜阳港城一体化构建探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   要: 为响应“一路一带”发展号召,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下, 阜阳市提出以建设淮河阜阳港为契机, 发展港城一体化、港产一体化建设。本文立足阜阳市情, 借鉴先行开展港产城一体化的港口建设与经营等经验做法, 提出建设淮河阜阳港的新模式。

  关键词: 淮河阜阳港; 港城一体化; 建议对策;
 


 

  随着“一路一带”的发展, 全球供应链时代已经来临, 在全球供应链的大格局下, 现代港口将呈现如下主要趋势:港口与城市、港口与区域的一体化, 港口城市呈现网络化和“基地化”, 港口与内陆运输系统的一体化, 港口腹地的非连续化、港口信息化和港口服务的增值化[1]。为顺应时代潮流, 阜阳港在未来发展中应积极谋划港口与城市、港口与产业、港口与环境统一、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1、 阜阳水运基本情况

  阜阳市水运历史悠久, 发展内河水路运输的优势得天独厚。早在战国时期, 沙颍河就成为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截至2017年, 阜阳航道总里程691千米, 通航里程523千米, 主要通航河流为淮河、沙颍河、汾泉河、茨淮新河, 呈倒“不”字形分布, 构成互联互通的水运格局, 其中淮河、沙颍河是安徽“一纵两横”高等级航道中“一横一纵”, 被纳入国家高等级航道。

  “十二五”以来, 随着, 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临泉杨桥船闸扩建工程、颍上复线船闸工程等一批水运重点工程基本建成, 以及淮河干流航道整治工程、汾泉河航道整治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实施, 将有力改善全市的水运基础设施, 提升了阜阳内河水路运输的各项能力。

  2、 建设淮河南照港的战略机遇与必要性

  阜阳作为皖西北中心城市, 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迫切需要发展工业立市强市。随着国家引江济淮 (江淮运河) 工程、淮河干流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 为阜阳市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以及阜阳市“十三五”交通规划的谋划, 通过在颍上县南照镇建设淮河阜阳港, 并设立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将有力推进阜阳港城一体化建设。淮河阜阳港的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引江济淮工程的机遇优势。引江济淮工程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淮水北调三段。对安徽而言, 这是一项“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重大基础设施[2]。工程实施后, 将实现沙颍河---江淮运河---芜申运河相通连, 形成一条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南北向水运通道, 构成连接中部地区与长三角的第二水运通道, 阜阳与长江水运距离将拉近400多公里, 助力阜阳融入“长三角”。

  二是国家战略与政策规划的优势。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水运通道由沿海沿江向内陆推进, 淮河已列入长江经济带区域。在《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年) 中, 明确提出:促进阜阳等皖北城市密集区加快发展, 形成与沿海地区沟通联系的前沿地带。依托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推动物流园区、物流通道、枢纽场站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淮河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 全面提升通航标准。依托淮河水运通道及沿淮路网通道, 壮大沿淮经济带。

  三是区位与资源优势。淮河阜阳港选址位于阜阳市颍上县、阜南县与六安市霍邱县交界位置, 现有公铁水运输要素丰富, 是淮河高等级航道、105国道、济广高速与阜六铁路交汇点, 通过阜阳大外环快速通道可以便捷联通阜阳城区、阜阳机场和阜阳高铁站, 具备成熟的交通联运条件。港区周边和腹地有丰富的建材、粮食、矿石资源, 发展相关临港产业比较优势明显。

  3、 经验借鉴

  为做好淮河阜阳港城一体化建设工作, 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 借鉴马鞍山长江郑蒲港、盐城市大丰区大丰海港、滁州 (汊河) 港等一批先进港口的投资、建设、管理的相关经验。

  在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中, 滁州市、马鞍山市和盐城市根据区位、产业和腹地的资源情况, 按照港口发展规律并结合自身实际, 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 港产城一体化战略离不开政府主导的制度设计。港产城一体化是以港口为依托, 以产业为基础, 以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为指向的发展模式, 其中, 涵盖行政管理、政策导向、产业布局、部门协调与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 需要有专业化的管理体制与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这种制度的设计、建立, 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马鞍山与盐城的具体实践中, 两地都组建了高规格管委会, 总体负责港产城一体化的实施推进, 具体开展行政管理、规划衔接、优化环境、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和协调等方面的工作。滁州市则是在市、县两个层级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 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工作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在港口建设运营方面, 三地均设立或参股港务公司, 具体负责港口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 对港产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2) 港产城一体化战略离不开规划层面的融合与衔接。港产城一体化战略必须坚持规划引领, 在前期工作中, 就应积极做好各要素资源的规划衔接, 确保城乡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土地规划和港口岸线规划等融合和衔接。
  (3) 港产城一体化战略必须全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港产城一体化战略对基础设施建设有很高的要求, 除港区的码头泊位设施外, 产业园区的厂房仓储、公路铁路等综合交通、水电气等能源保障均应同步实施, 住宅、商业、文教、医疗等基础设施也应该按需配置。
  (4) 港产城一体化战略要有与之配套的相关平台。表现在马鞍山、盐城在实施港产城一体化战略中均高度重视同步开展保税区、口岸等配套平台的申报建设工作。
  (5) 港产城一体化战略必须有坚强的政策保障。在港产城一体化战略的港口经营活动中, 水路运输形态由散货、件杂货形态向集装箱模式转变。在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港口之间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政府需要在一定时期内, 对集装箱班轮航线、船 (货) 代理等航运要素实施财政补贴, 并采取优惠政策加速集装箱市场培育。滁州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 还在税收和用地方面给予了相关优惠政策。

  4、 淮河阜阳港建设的建议对策

  4.1、 设立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建议园区依托淮河阜阳港的建设与临港产业发展, 以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园为引领, 着力培育水陆空铁联运, 促进港产城一体发展, 瞄准“综合交通、现代物流、绿色港口、改革示范”目标, 争创省级、国家级立体交通、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园区。

  园区选址与规划方面, 建议以淮河阜阳港为依托, 在港区腹地东以济广高速为大致界限, 南沿蒙洼蓄洪区边界, 划拨土地, 成立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为充分发挥阜阳市的带动优势, 加强新建园区与阜阳主城区的联系, 拟规划S414南延线建设颍州区三十里铺至南照港段快速通道, 快速通道全长约25千米, 建成后将实现园区纳入阜城半小时经济圈。远期规划中, 可根据发展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出相应调整。

  4.2、 成立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指挥部

  为加快推进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园区建设, 建议设立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指挥部, 总体负责园区建设和港产城一体化战略实施工作。

  4.3、 成立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投资有限公司和淮河阜阳港务有限公司

  (1) 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投资有限公司。为加快推进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开发, 切实做好园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公益性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 建议先行组建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园区建设指挥部的运作平台, 开展相应工作。
  (2) 淮河阜阳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港口建设与经营是淮河阜阳港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的先导性项目, 也是园区建设的主攻方向。按照水运市场经济特点和港口发展规律, 港务公司将是引领园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龙头企业。按照协调、开放、共享的理念, 建议组建淮河阜阳港务有限公司, 负责园区港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具体由园区投资公司负责通过公开招商方式, 引入具有港口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的国有公司作为控股公司, 负责淮河阜阳港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

  4.4、 加快推进主要规划编制工作

  淮河阜阳港的建设, 需要对阜阳市、颍上县两级的整体规划和各有关部门规划进行调整, 确保项目符合各级整体规划与部门规划的要求[3]。建议由拟组建的园区管委会及其办公室负责, 加快统筹推进园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港口岸线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尤其是土地利用规划必须抓住这次修编机遇, 纳入国家及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5、 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人才引进, 阜阳市政府可将港航类列入阜阳市人才紧缺型人才项目, 出台更多的人才奖励政策, 吸引更多的港航方面高级人才及专业人才进驻阜阳;注重人才培育, 建立港航人才培育机制, 制订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港航人才培育计划。同时, 合作省内外港航类高校, 开展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培训, 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周明.铜陵市港城一体化建设问题对策研究[D].2016.
  [2]高勇.“引江济淮”成为阜阳经济发展助力剂[J].中国水运, 2015 (4) :35.
  [3]姜斌远.加快广东省内河港口发展的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14.

TAG标签: 淮河阜阳港     港城一体化     建议对策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