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论述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影响及发展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对农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首先阐述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论述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具体体现, 最后分析提高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 农业经济; 电商平台;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随着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减少, 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 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视角, 系统论述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 农业信息化内容的复杂性。

  农业经济包含的方面比较广, 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两个层面, 这样必然会导致农业信息化的数据资源比较多。

  (二) 长期发展性。

  农业经济建设属于长期的工程,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而不断优化。同时由于农村农民信息技术能力不足, 导致他们难以在短时期掌握农业信息化技能, 因此从农业信息化普及角度而言, 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长期性。

  (三) 地域分布广。

  我国农业产业比较多, 例如蔬菜产业、畜牧产业以及农业休闲旅游产业, 不同的区域所具备的农业产业体现也不相同, 对于信息化的要求也不同, 这样就为推行农业信息化带来一定的困难, 增加农业信息化的普及进程发展。

  二、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信息化可以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必然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 随着我国农业供需关系矛盾的突出, 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称为构建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农村信息闭塞, 导致农产品结构不合理, 例如农户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而调整种植结构, 导致出现供大于需的问题。而信息化技术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了信息交流平台, 农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 实现了农业产业的优化配置;另外信息化可以缓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技术匮乏是制约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而信息化则为推广农技技术而提供了完善的平台。例如农业专家数据库的建设, 可以为农户提供最佳的农技帮扶方案, 为农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信息化可以提升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布局, 提高我国农业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二) 信息化可以完善农业经济服务体系。

  一是信息化可以提升农技部门的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农技服务是提高科技兴田的重要举措。传统的农技服务部门往往是通过科技人员下乡服务的模式, 这样基于人员时间等因素导致农民难以学习到实用的科技知识, 而信息化则可以构建网络技术推广服务, 这样农民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的学习各种知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向专家进行咨询, 以此提高科技生产的能力;二是信息化提升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性能, 实现了智能操作,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例如北斗导航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不仅可以精准定位农机作业轨迹, 而且还可以防止洒药或灌溉路线重复, 精准作业;三是农业信息化体系有助于提升农业市场的管理水平, 为农户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通过运用信息化可以实现对农业经济市场的动态监管, 尤其是通过网络监测系统可以对农产品质量等进行检测, 杜绝了不安全的产品进入市场, 从而为农户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 信息化促进新型农业主体, 提高农民收入。

  信息化的发展会催生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一是信息化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科技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受限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市场信息的滞后等因素而难以开展规模化生产, 而信息化技术则为创建家庭农村、休闲旅游产业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例如无人撒药飞机的应用, 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二是信息化提高了农业机械率。2016年末, 全国联合收获机114万台, 比十年前增长了105.3%, 排灌动力机械1?431万套, 比十年前增长了6.1%。由于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 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最后信息化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其必然会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 信息化可以提升农业龙头的市场品牌效益。

  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 长期以来农业龙头企业存在生产经营手段单一、市场信息反映滞后以及科技含量低的问题。例如某区域龙头企业因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 大面积种植茶花, 结果因市场饱和, 而导致产品卖不出去。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提高龙头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动态把握, 提高了企业经营调整的速度。另外借助信息平台可以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知名度, 提高龙头企业的软实力。

  三、提升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对策

  (一)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培养专业人才。

  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效益, 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加强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力实行“村村通”工程, 尤其是要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加快农村网络建设, 实现网络的全覆盖, 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例如针对农村物流环节薄弱而导致的农产品流通不出去的问题, 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业电商平台, 通过电商平台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通过电商平台的应用也避免了流通繁琐而造成农产品价格过低的问题, 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适应信息化的专业型人才, 加大对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

  (二) 构建数字农业示范区,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建设数字中国”决策部署、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我国农业部于2017年实施数字农业项目建设工程, 通过该工程实施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通过对第一批实施数字农业项目的成效看, 形成了一批具有经营规模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农民的收入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示范区的带动效应, 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申请建设数字农业项目工程, 通过申请实现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端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数字农业基地建设必须要加大对先进设备、技术的应用, 例如要积极利用“北斗”定位系统实现农机的精准化作业, 提高工作效率。

  (三) 完善制度建设, 构建农业数据共享平台。

  数据开放共享是有效避免市场失灵的基本前提, 是切实减少决策失误的必然要求, 是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采集体系、国家农业大数据平台、信息会商机制和信息统一集中发布等制度, 推进国家农业经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协作, 逐步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公开, 开放和共享。

  (四)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逐步形成稳定的信息化投资渠道。积极争取发展改革部门支持, 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保障水平。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 设立信息化专项工作经费, 确保信息化推进工作正常开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维护市场化, 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良好局面。

  总之, 实现农村信息化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 要抓住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机遇, 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 建立健全信息化基础设施, 以便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产出中有更大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会宗.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7
  [2]肖迎花.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环球市场, 2017, 9
  [3]马丽红.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5

TAG标签: 电商平台     农业经济     信息化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