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精选范文6篇)

发布时间:2019-09-29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第一篇(1)

  题目:新时代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路径探讨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变得更加复杂与紧迫。本文拟从加快推动农业转型、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三方面去阐述问题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三农问题; 路径; 破解;

  农业作为三大产业之中的基础性要素, 历来在各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解决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 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十九大的召开, 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 如何更好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显得愈发重要。

  1 当前三农问题面临的困境

  1.1 农业发展滞后

  作为农业大国, 农业始终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当前, 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产品安全问题矛盾突出。随着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日益追求, 绿色环保成为新的消费诉求。而目前我国大量农产品的生产仍然延续过去落后的农药化肥模式。二是当前农业的发展方式严重滞后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经验, 大规模农场化生产模式势在必行, 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必然是高度集中化、机械化。

  1.2 农村文明建设落后

  农村文明建设落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落后。这里边既有历史原因, 也有现实原因。由于长久以来农村的建设问题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或者说投入并不够。相应的物质文明建设, 即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农村的精神文明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落后。

  1.3 农民收入偏低

  尽管每年有诸多的政策推动, 但是由于包括城乡二元制在内的历史遗留因素, 以及农民自身专业技能欠缺等客观实际, 造成农民的收入跟现在社会的其他群体相比, 总体收入还是处于比较低的层次水平。

  2 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探讨

  2.1 加快推动农业转型

  当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不再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时, 就需要进行推动农业快速转型, 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参照其他先进国家的发展思路, 用大机器大规模集中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思路。对照我国的具体情况,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快农业合作化集中化, 将分散闲置的农业土地进行归置;将农业向着更加细分精细的方向发展, 发展精细农业, 以便更好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 更有效提高农业的实际回报率。

  2.2 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

  目前, 我国已经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但在具体的执行当中还有不足,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保证物质文明更好的落实, 建议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保障农民的住房问题, 在宅基地问题上切实保证农民利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比如可以多建设乡村大舞台、大礼堂、图书馆等场馆建设, 为农村提供一个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另一方面, 多多组织一些文化宣讲团、戏剧团下乡、大学生文化志愿者以及送电影下乡等措施, 为发展农村的精神文明进行外部力量的扩展。只有双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2.3 加快促进农民增收

  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上, 首先便是缩小城乡二元制所造成的差距。二元制引起的诸多影响主要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残留而来, 对于我国来说, 彻底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改革要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客观上讲, 由于农民大多长期从事农事耕作, 因而缺乏现代社会所急需的专业技能。因此, 当农民一旦从农事生产抽离出来转入现代生产, 便会面临技能不足的困境。因此, 政府可以多组织一些技能培训班, 来教授农民一些技能技巧, 使得他们更加具有竞争力。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第一篇(2)

  题目: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三农”问题的破解与发展路径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乡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转型, 我国城乡关系由“乡土中国”转向“城乡中国”。不过, “重城轻乡”与“城乡分治”的现代化建设逻辑导致了乡村社会长期落后, 城乡差距在城镇化和工业化中后期持续拉大, 形成了严峻的“三农”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维护城乡空间正义、激活乡村社会功能,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蕴含了农业现代化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落文化现代化重建、乡村治理德法并用、发展成果城乡共享等极其丰富的理论意涵。新时代要以“三农”问题为靶向, 以盘活资源效率与重建文化价值为关键, 继续释放制度红利、破除生产要素流动障碍、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推进文化复兴与融合, 以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价值重建; 农业农村现代化;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Solu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in the New Era

  Tan Huijuan Luo Jiawe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rural society has undergone an unprecedented transform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has changed from “rural China” to “urban and rural China” However,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logic of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cities than townships” and “divid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led to the longterm backwardness of rural society,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s to wide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us forming a serious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problem. In order to build a powerful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safeguard urban and rural space justice and activate rural social functions, the 19 th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contains the extremely rich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 the modernization reconstruction of village culture, the combination of virtue and law in rural governance, and the sharing of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realize rural revitalization, we should continue to release institutional dividends, break down obstacles to the flow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build a modern agricultural system,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promote cultural revival and integr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focusing on activating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ebuild cultural value.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工农失衡和城乡失衡的现象。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提速, 这一问题愈加严重, 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21世纪以来, 党中央连续15年将一号文件锁定在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上, “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为接下来“三农”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2011年, 我国城市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 标志着中国社会结构实现了一个历史性转变, 即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开始转向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 (1) 近年来, 城镇化率继续以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 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8.52%。 (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乡村社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传统上相对封闭、静止的社会经济结构被打破, 边界模糊、开放流动的城乡关系初步形成。与此同时, 受“重城轻乡“建设方针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城乡之间社会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发展严重失衡, 大量产业、人口、劳动力等资源向大城市集聚, 进一步加速了乡村社会的衰败, 形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 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农”问题最早是由温铁军于1996年提出来的, 主要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2000年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上书朱镕基总理, 一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起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0]。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尽管“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 但究竟何谓“三农”问题, 学界尚未给予明确的界定。华生认为“土地分配”“税赋负担”“农民流亡”是“旧三农”问题, “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地非农使用”“农民离乡进城务工”是“新三农”问题[3];应星在“土地-治理-民情”三重分析框架下, 认为“土地问题”“治理问题”“民情问题”是当前的“新三农”问题[4];李培林将全球化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业村落终结”视为“新三农”问题[5];项继权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衍生的“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称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新“三农”问题[6]。

  不难看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乡关系的转型, “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也不断加剧, 并引发了学界的大讨论, 思想观点不尽相同。不过, 这些讨论也有其共性, 即城乡发展已经严重失衡, “三农”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花大力气解决的历史时刻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长期采取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的现代化建设策略, 通过“工占农利”的方式[7], 从农业源源不断地汲取剩余, 支持工业化建设, 致使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城乡失衡日益严重, 农业农村逐渐边缘化。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作出的战略决策, 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大事, 没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与富裕, 中国梦就是不完整的[8],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就不能称之为现代化国家。可以说, 当前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 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如果不能满足数以亿计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这一社会矛盾将难以破解, 并随时面临激化的可能。

  从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的视角来看, 城乡矛盾的根源是空间价值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权力的空间秩序失衡。[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依托于城乡空间的劳动力、资本、生产和消费也逐渐形成了梯次结构, 资本最先向城市集聚, 高素质的劳动力、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形成了城市的产业集群。相对而言, 农村由于融资困难、生产者决策才能缺失、消费市场与城市的隔离, 农业生产者从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的决策者转变为面向产业链核心企业“需求约束”的决策响应者, “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10](P556), 丧失了产业链中的主动权, 逐渐沦为城市的附庸。可以说,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这一资本———产业———市场的运行逻辑严重扭曲了城乡产业链中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价值, 并在产业联合中不断固化和延续, 造成了城乡空间正义的消解。

  结构功能理论认为, 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 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 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 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相应的功能。[11]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底色。近现代以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农业农村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生产、生活、交往、居住、消费、社保、文化传承等功能逐渐弱化, 共同体逐渐消解, 乡村社会逐渐走向衰败的边缘。当前, 乡村社会集生产功能、生态与闲暇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主体发展功能为一体[12], 对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依然至关重要。乡村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的衰落不仅将削弱乡村社会特有的功能, 也将对整合社会系统功能的发挥产生巨大影响, 不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运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农民生活五个方面提出了二十字的总要求, 为继续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 这一战略的提出有力地驳斥了乡村衰败论, 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

  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多维意涵

  乡村振兴战略以市场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渊源和底色, 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破解“三农”问题为最终目标,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意涵。

  (一) 农业产业由“边缘衰落”到“现代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 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21世纪以来, 中国加入WTO, 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速,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开始遭遇困境。一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并向乡村社会延伸, 取消农业税后, 农业生产商品化和货币化趋势加强, 以土地碎片化为特征的小农经营无法应对农产品市场化与货币化的大潮, 小农经营被大市场所裹挟, 农业产业和农民权益遭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 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化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社会相对静止和封闭的状态,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 加入到工业化大潮中, 其结果是, 大量土地抛荒, 妇女务农、农业兼业化以及“老人农业”大行其道, 乡村社会内生性经济基础薄弱。[13]此外, 由于制度缺陷以及运营、监督主体的缺失,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实践中逐渐走样, 集体经济“统”的功能在部分地区丧失殆尽, 政经不分现象较为普遍, 经营混乱, 产权虚置, 产业基础薄弱。从1978年到2015年, 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由28.2%逐渐下降到8.6%, 2017年第一产业增长率约为第二产业增长率的一半。 (2) 由此观之,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高歌猛进的同时, 农业是被逐渐边缘化的。

  近年来, 随着农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乡村社会开始出现一些乡村旅游、农业综合体、休闲山庄、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 产生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潮流。这些新业态和新型经营主体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不过,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旧有体制机制的束缚, 乡村振兴的提出为实现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 人与自然由“对立破坏”到“和谐共生”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长期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无论工业化和城镇化如何发展, 都将有数以亿计的人将长期在乡村社会居住。为生活在乡村地区的人民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一环, 也是尊重自然规律, 保护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 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 农业生产主要靠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劳动力等资源投入, 不惜通过开垦林地、草地和围湖造田等方式来增加农业产量, 采取的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消耗了大量的资源, 资源和环境承载力遭到严重破坏, 乡村社会的居住环境每况愈下。同时, 在农业税取消之前, 农业剩余主要被用于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乡村社会的饮水、用电、垃圾回收、交通、污水处理、绿化、保洁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和供给严重不足, 农村人居环境与城市差距不断拉大, 成了“脏乱差”和落后的代名词。近年来,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国家开始向乡村社会输入资源, 以村容整洁为目标来改善居住环境。国家通过项目制、一事一议、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等方式将大量资源输入乡村社会, 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退耕还草、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领域, 促进了乡村社会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过, 尽管当前乡村社会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都有所改善, 但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破坏尚未修复, 新式污染源又进入了乡村, 近年来小汽车越来越多,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每到春节, 道路拥挤和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加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全面升级, 在村容整洁的基础上, 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依靠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树立“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 乡土文化由“传统消解”到“现代重建”

  文化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整合与导向作用,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是深层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3) 。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乡村社会的文化源远流长, 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主要有宗族文化以及熟人社会。在传统乡村社会中, 宗族既发挥着社会治理的功能, 也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织形式, 正如许烺光所说, 中国农民是生活在“祖荫”下的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宗族组织产生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推行“送法下乡”、市场经济向农村的渗透以及乡村社会走向开放流动, 宗族复兴的可能性进一步遭到破坏。[14]同时,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 (5) , 村落乃蜂窝状结构的相对封闭场域[15](P453), 习俗和村规民约对村民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改革开放之后, 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动下, 乡村社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不断增强, 农村由熟人社会开始向半熟人社会乃至陌生人社会发展。[16]在半熟人社会抑或陌生人社会中, 个体呈现出“脱域” (6) 的状态, 社会走向个体化与原子化, 农村社区认同总体趋向消解, 熟人社会的互助、习俗以及村规民约的功能大幅削弱。

  显然, 在开放流动、急剧转型的社会中, 传统乡土文化逐渐式微, 已经无法承担起维系社会运转的文化整合与导向功能, 加之现代法律契约、制度话语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乡村社会道德滑坡, 人情关系逐渐货币化, 互助网络土崩瓦解, 社会失范现象愈演愈烈, 文化振兴迫在眉睫。新时代文化振兴是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 既包含了传统村落的邻里互助、熟人社会、家风、村规民约, 也要与时俱进, 融入现代要素, 正确处理好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城镇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还要注意传统优秀文化载体的保护与利用。

  (四) 治理形态由“乡政村治”到“德法并用”

  乡村社会在快速转型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热点话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皇权止于县, 乡村社会主要由地主、乡绅、宗族等地方精英主导社会自治。中国共产党推行乡村革命、基层政权建设、人民公社化等运动之后, 党政权力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高度整合与全面控制, 传统的地方自治开始解体, 全能主义管理模式在乡村社会兴起。改革开放以后, 村民自治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制度载体, 是当前乡村社会的主要治理形式。但是, 在“乡政村治”模式的主导下, 作为村庄治理主要主体的村民委员会成了党和国家在基层社会的执行者, 民主选举与村庄治理相脱节, 其治理绩效大打折扣。[17]同时, 宗族、乡绅等地方精英在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中遭到了严重破坏, 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也对乡村社会的传统道德秩序造成严重冲击, 传统习俗、道德观念在维系乡村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大为削弱。此外,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无讼社会”, 依靠法律制度和诉讼手段解决矛盾纠纷并非传统社会调解矛盾的主流方式, 这一惯习也被保留下来。由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的滞后, 乡村社会的基层行政机构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也尚待提高。正因如此, 尽管国家积极通过“送法下乡”等政策措施来开展乡村社会普法运动, 推动法治乡村建设, 但是收效甚微。

  乡村振兴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赋予了乡村治理更加丰富的内涵, 自治即基层群众自治, 法治即依法治村, 德治即以德治村, 强调将现代法治和传统道德融入村民自治制度之中。它的提出, 是以传统到现代以来维系乡村社会治理变迁的行政、道德和法律三种元素为基础和参照, 具备了深厚的历史逻辑和渊源, 同时也适应了我国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

  (五) 发展成果由“城乡分化”到“统筹共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部分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率先致富, 过上了小康生活。然而, 由于历史、国家政策、产业形态、基础条件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城乡收入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差距, 广大乡村地区还存在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 农民低收入也容易产生代际贫困问题, 造成恶性循环, 制约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纵观改革开放的时间轴, 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6元, 前者是后者的2.6倍。随着市场化、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到2002年,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首次超过3倍, 在2007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3.33倍。2010年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投入的增加, 城乡收入差距开始逐渐缩小, 2014年下降到3倍以下。 (7)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 增长8.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增长8.6%, 二者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7。 (2) 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看, 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 这一现象与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政策变化密切相关。

  不难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体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存在。尽管近年来有所缩小, 但是农民收入依然较低, 城乡之间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农民生活相对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乡村振兴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具体表现, 是对长期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所导致的乡村社会衰落的现实回应, 也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让农民公平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在新时代增强农民获得感的必然要求。

  三、盘活资源效率与重建文化价值: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显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即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绿色发展之路、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特色减贫之路, 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这些战略布局、政策设计以及道路选择蕴含了深刻的理论逻辑, 概言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盘活资源效率与重建文化价值并举。

  (一) 加强农业农村制度建设, 释放农业农村制度红利

  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决定了其需要稳定的制度作支撑, 因此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释放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红利。现有研究表明, 受制度环境与路径依赖的影响, 农地制度在变迁过程中形成了“制度黏性”[18], 因此农村经营制度的建设和变革离不开当前的制度环境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路径依赖。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四个发展阶段, 这一制度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结果, 在一定时期内解放了农业生产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地流转”蓬勃发展, 新型经营主体开始兴起, 形成了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 适应了当前的农业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承包地”分置制度, 第二轮承包地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为乡村振兴的长期稳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给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吃了“定心丸”。

  新时期, 在继续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 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统一经营、适度规模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践形式, 构建“三位一体”的农业经营制度体系, 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 我国依然有近6亿农民长期居住在农村, 加上2.8亿的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 短期内中国大部分农民和农民工离不开土地。因此, 家庭经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是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方面,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市场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也是大势所趋, 推进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相关制度建设也迫在眉睫。同时, 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关系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 要探索集体经济的实践模式, 推动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不可忽视的是, 我国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期, 尽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依然存在3000万左右的绝对贫困人口, 扶贫工作制度的一些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对现有制度进行调试,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扶贫力量以及贫困户的脱贫决心和信心,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破除生产要素流动性障碍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我国城乡关系先后经历了“城乡分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19]总体而言,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促进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交换, 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乡村社会沉睡的资源要素, 提高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然而,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 城乡之间在土地、人口、产业、技术、金融、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城乡一体化水平不高。基于此,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城乡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一是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实现城乡之间同地同权, 土地征收、宅基地改革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要充分保障农民的财产收益权和意愿, 集体土地收益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 适当提高农民土地收益, 通过土地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二是稳步实施农村“政经分开”“户产分离”, 允许“市民下乡”, 实现城乡之间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三是有计划地逐步放开市场, 允许资本下乡, 加强工商资本涉农管理和监督,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现代物流建设投入, 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打破城乡之间在地域和空间上的边界, 从而实现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等价交换。四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赋予农民承包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生产设备与农产品抵押权, 解决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加大政府投入, 向规模经营者宣传农业保险政策, 探索符合实际的互助合作保险模式[21], 建立普惠金融制度, 有效规避农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五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消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衡, 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三) 构建现代农业“四大体系”, 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乡村社会大转型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 家庭经营与市场交换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并不断加剧。当前, 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 力图破解这一难题。

  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延长产业链。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 秉承“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的理念, 依靠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农家乐等生态旅游产品, 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同时, 延伸产业链条, 在初级农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与包装,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让农业贯通二、三产业, 构建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体系。二是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与农技推广的力度, 提高农业科技的转换率, 转变农业要素投入结构, 从以劳动力和资源投入为主转向以金融和科技投入为主, 从生产、收割、贮藏、加工、运输、销售上全面增加科技含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通过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科学处理好农业规模经营与“四大体系”、适度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适度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统一。[22]四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以主体多元化、内容系统化、性质社会化和方式灵活化为目标, 加快去“部门化”进程, 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 夯实农业农村治理基础, 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如前所述, 当前乡村社会治理正在经历大转型, 无论是传统的德治、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政村治”还是现代社会的法治都未能实现与村民自治的良性衔接, 乡村社会治理状况堪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赋予了乡村治理更加丰富的内涵, 为推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方面,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意味着将法治和德治融入村民自治的制度实践中, 充分发挥德治与法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乡村社会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 形成的一整套道德伦理规范在一定时期内是维系社会稳定运动的基础力量。尽管在市场化与城镇化进程中遭到了一定的冲击, 但道德伦理的用作仍然不可忽视, 尤其是在推动乡村社会协商治理上具备天然的优势, 要积极挖掘和加以利用。另一方面, 要构建乡村治理法治体系, 改变传统上行政化、随意的治理方式, 全面实行依法治村, 推进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加强普法宣传, 继续推行“送法下乡”, 开展法律进课堂、进村庄、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 推动法治乡村社会建设;提高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增强村干部依法办事水平。

  不可忽视的是, 人才断层、人才流失是当前乡村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 农村的转型、农业的现代化、乡村的振兴归根到底要靠以农民为主体的“三农”工作队伍共同推动。为此, 要推进“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大力开发乡村人力资源。加强党员干部“三农”问题的理论修养, 选拔一批经验丰富、素质过硬、作风正派的党员干部, 配强基层党组织、政府与自治组织,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堡垒作用;积极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社会参与的方式,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重点挖掘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等乡村精英人才资源, 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五) 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乡村社会文化复兴与融合

  在乡村社会的大转型进程中, 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些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村落、历史文化遗址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在乡村社会相互交叉与影响, 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社会的复杂性。在这一过程中, 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被抛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困难, 使得乡村社会人们缺乏信仰, 无所适从, 社会失范与社会失序现象较为严重。

  为此, 必须积极挖掘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推进乡村社会文化复兴与融合。首先, 大力倡导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熟人社会、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孝道等文化要素, 以净化当前乡村社会货币化的人情关系, 阻止道德滑坡, 消解社会戾气, 增强社会互助与互信。其次, 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向乡村社会延伸, 加强对村民的教化,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村民的自身特质。此外, 积极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坑蒙拐骗、抹黑国家的非主流文化的侵蚀, 守住内心的道德底线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红线。需要强调的是, 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复兴、非主流文化的抵制还是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都需要政府积极倡导, 社会踊跃参与, 个人俯身躬行, 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最后, 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村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前社会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 积极汲取传统村落的邻里互助、熟人社会、家风家规、村规民约等优秀文化精华, 改造当前乡村社会的非主流文化,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实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发展, 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J].经济研究参考, 1996, (5) .
  [2]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3]华生.老三农问题的终结与新三农问题的挑战[J].农经, 2011, (8) .
  [4]应星.“三农”问题新释--中国农村改革历程的三重分析框架[J].人文杂志, 2014, (1) .
  [5]李培林.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 .
  [6]项继权, 周长友.“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 2017, (10) .
  [7]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3) .
  [8]姜德波, 彭程.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8, (1) .
  [9]张凤超, 张明.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马克思空间正义视阈下的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2) .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1]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 2005, (5) .
  [12]陈秧分, 黄修杰, 王丽娟.多功能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振兴与评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6) .
  [13]罗家为, 何鹏.“留守村”的困境与治理路径--以S村为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5, (6) .
  [14]王朔柏, 陈意新.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时代安徽农村宗族变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1) .
  [15] (德)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16]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政治学研究, 2000, (3) .
  [17]袁方成, 罗家为.选举与协商:村民自治的双轮驱动[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2) .
  [18]王敬尧, 魏来.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 2016, (2) .
  [19]陈文胜.怎样理解“乡村振兴战略”[J].农村工作通讯, 2017, (21) .
  [20]党国英.乡村振兴长策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 2017, (21) .
  [21]苏玉娥.国际视角下我国农地流转风险防范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1) .
  [22]黄祖辉.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J].中国合作经济, 2017, (17) .

  注释
  1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
  2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 参见许烺光:《祖荫下》 (南天书局2001年版) 。
  5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 (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版) 。
  6 参见 (英)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三联书店1998年版) 。
  7 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14》。

  范文一: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精选范文6篇)
  范文二: 新时代我国“三农”新的路径探讨
  范文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三农”问题
  范文四: 推动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时代战略探讨
  范文五: “三农”问题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

TAG标签: 三农问题     路径     破解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