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农村建筑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 要: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日益深入人心, 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 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并且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本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当然, 我国政府也及时制定了一些有助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 并且围绕这些措施开展了大范围的讨论和小范围的实践。其中, 在建筑节能方面, 科学家们就提出了从建筑能源消耗的角度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众所周知,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乡村社区空间形态正受到规模增长和结构重塑的双重压力, 造成部分建成区和外部环境相矛盾, 使得村落中的人们越来越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产生担忧。因此, 未来乡村资源该如何利用, 是否像城镇区域一样, 需要低碳化的良方加以引导。

  关键词:农村建筑; 节能低碳化; 研究;

  “低碳经济”的概念早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就提出了。我国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也遵循了这一准则发展国民经济, 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倡导绿色生活的理念, 并且也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 我们的绿色生活主体是在城镇, 而农村仍然在走“老路子”,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尤其是在农村的建筑。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为7.4亿, 占我国人口总数的56%, 农村的建筑面积约为230亿m2, 占全国居住总面积的60%, 消耗能源巨大, 并且绝大多数为非环境友好型建筑。目前农村的建筑呈现出“准城镇化”、“类西方化”、“趋自由化”的现象, 多是对城镇建筑进行直接的移植或者嫁接, 仅仅做到了“形似”而做不到“神似”, 并且因为成本原因, 农村建筑多依照价格选取材料, 而将“环境友好型建筑”远远抛于脑后。在城镇化进程中, 传统的低碳环保生活越来越受到“城镇”建筑的冲击与制约, 生态环境的可容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受到越来越大的考验。本文主要从农村的建筑为何越来越偏离节能低碳化和农村建筑该如何走向节能低碳化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分清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对症下药, 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建筑节能低碳化的发展。

  一、农村绿色能源丰富

  我国的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并且农村地区地广人稀, 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生物质能作为我国农村最常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能源, 占到能源消费的50%以上, 但基本上都是以直接燃烧的方式获取能源, 转化效率较低, 并且对环境污染较大, 不符合绿色生活的观念。推进农村建筑改进, 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不仅能够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还可以减少非环境友好型材料的使用, 以降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二、农村建筑为何要朝着节能低碳化发展

  1. 环境恶化、空间结构失调。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必然导致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建筑面积增加, 对农村土地进行“掠夺”, 使得农村用地逐渐减少, 环境遭到破坏。此外, 农村建筑资源也在不断浪费, 致使乡村的建筑与低碳化发展方向逐渐偏离, 乡村空间形态的破碎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乡村空间形态破碎化程度的加剧, 就直接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 大量自然生态空间遭受到了压迫。并且近年来人们热衷于购房、炒房, 蒙蔽了乡村土地的珍贵价值以及其土地的可持续化利用性, 农村土地越来越不被重视, 导致粗放开发、低效率开发的模式屡见不鲜, 乡村建筑越来越偏离节能低碳化方向, 转而走向了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方向。同时在农村的土地开发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管, 导致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意处理, 污染周边环境, 已经形成了“污在当代, 害在千秋”的可怕模式。

  2. 非理性、非生态性的消费行为逐步蔓延。

  人口的迁徙、社会大环境的变动, 逐步影响了乡村的自我调节能力, 降低了乡村人民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弱化了乡愁, 反而对于大城市的红红绿绿的喧嚣环境产生了没有选择性地认同, 进而不断地对城市的发展模式生搬硬抄, 丝毫不考虑自身条件, 不关心是否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有害, 导致农村建筑徒有大城市建筑的“形”, 而缺少自身的神韵。而对大城市“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捧导致农村的风气也在逐渐改变,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攀比之风、偏离绿色生活价值观、非理性、非生态性消费。另一方面, 近些年来, 乡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不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类型, 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 而这一转变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 经济的发展并未使低碳生活的理念在农村得到推广, 反而是村民借着经济能力的提升, 向高碳的生活模式“高歌猛进”, 与现代生活理念相背离, 使得碳排放量逐步上升。农村的建筑是农村生活观念的最直观体现, 现代的农村建筑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攀比的问题, 高耗能型建筑成为一股邪风。

  3. 农村人民对低碳、生态环境的诉求。

  虽然, 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但是对于居住环境这一方面并不是简单地城镇化可以代替的, 城镇化对于乡村来说既是契机, 但是相对于单一环境下的传统乡村, 他又带来了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乡村居民, 例如:村民消费结构内容从满足基本“衣食”上升至“住行”甚至是更高级时, 对乡村土地利用形式、居住空间布局、室内热舒适环境以及能源消费需求越来越非理性化, 破坏着低碳环境,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同时, 伴随着国家对绿色生活理念的提倡以及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逐渐提高, 人们对环境污染、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愈发重视, 所以乡村人越来越追求低碳、生态的环境。

  三、农村建筑应该如何走向节能低碳化

  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是农村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 并且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配套可以有效减少农村的环境污染。

  1. 对可再生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和开发。

  农村地区地广人稀, 有利于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把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的太阳能供暖技术与建筑进行有机结合, 既可以节省大量不可再生资源, 例如煤炭, 又可以提高房内的舒适度, 同时因为其价格和后续费用低可以被村民接受, 这样不仅起到了建筑的节能低碳化, 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净化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的农村居民来说, 在冬天制热的唯一方式就是烧煤或者烧木炭, 生物质能在这样的燃烧方式下获取能源效率低, 而且对室内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甚至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燃烧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 导致空气中存在大量未燃烧完全的微粒和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采用新型生物质能采暖设备, 可以有效减少我国农村的生活能源消耗, 对环境污染问题也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2. 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对于传统的燃烧生物质能获取能源的方式不应当全面禁止, 而是应加以改进。在我国古代, 先民们就室内燃烧蜡烛的除烟就有所研究, 现在我们需要对新的燃烧方式进行研究, 提高燃烧效率, 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广大农村, 家畜、家禽饲养比较普遍, 会产生较多的排放物,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倾倒入沟渠或者是堆放在耕地旁, 但是这些方式无疑会对附近的河流或者是地下水造成污染。村民和畜养的动物的排泄物是良好的沼气原料, 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指导农民建造沼气池、灶具和发电等配套设施, 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的生物质能利用效率, 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使得沼气设备成为农村绿色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农村和城市相对比, 生活产生的垃圾是自行处理, 并且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燃烧和丢入河沟, 这些必然导致农村的河流受到污染, 很多河流已经不能称之为河流。政府治理不能只注重“标”而“忘本”, 走进反复治理反复污染的怪圈。

  3. 倡导使用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

  传统的农村建筑主要考虑成本问题, 选择材料多考虑结实可靠而忽略了绿色和以人为本的观念, 所以政府部分需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并且对绿色建筑材料给予一定的补贴, 鼓励村民购买。

  综上所述, 绿色生活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所以国家需要大力的倡导和支持。在农村推进建筑低碳化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使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低碳化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广大天地“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李沁笛, 单明, 杨铭等.农村建筑节能低碳化发展途径及减排潜力[J].建设科技, 2010 (5)
  [2]谭久辉.农村建筑节能低碳化发展途径及减排潜力[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5 (12)

TAG标签: 农村建筑     节能低碳化     研究    

相关论文